阿胶与东阿之水

     一方山水一方宝。东阿之水孕育出东阿阿胶,就如同杭州梅家坞的山水孕育出西湖龙井一样。

     古代东阿即有井叫“阿井”,是西山猛虎“爪刨得泉”,这自然是传说。但唐代之初,李世民确曾委任尉迟恭为钦差重修阿井。阿井至今犹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对阿井作了如下记述:东阿“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可知阿胶出东阿,“阿胶”一称在先,其后才附丽出“阿井”一名。《本草纲目》对阿井有进一步解释:“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李时珍这里强调的“清而重”,是指济水而不限于阿井之水。

     阿胶的功效跟其熬胶用水的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离开东阿之水就没有国药瑰宝东阿阿胶。

     东阿之水源自泰山与太行山两股地下潜流,经层层地下岩石、砂层滤过,溶入大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钙、钾、镁、锶等(但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铅、砷等),水质较重。水质重所带来的好处,是易于去杂提纯。优质阿胶是由驴皮的真皮层中胶原蛋白水解浓缩而成,表皮层和皮下层中含有的角质成分人体难以吸收,是形成阿胶杂质的主要物质,需要剔除。熬胶化皮之时,将此质重东阿之水反复注入,小分子的胶原蛋白便与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相聚而沉,那些于人体无用的大分子角质成分及其他杂质则上浮水面而可悉数除去。这样制成的阿胶,分子量小而纯度高,易被人体吸收,药效发散亦快,能迅速通达五脏六腑而滋养筋脉。

     1980年山东省地质勘探局水文队曾对全国20多处的熬胶用水进行过检测分析,证实东阿阿胶熬胶用水与阿井之水属同一地下水系,水清而重,比重分别为1.0038和1.0036,每立方米比其他地方的熬胶用水重约2-3公斤,其原因就是水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这正是东阿阿胶胜人一筹的主要原因。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位置
  • 会员